真实的“易筋经”
真正的《易筋经》是明朝出现的一种保健体操。最初见于明熹宗天启四年(1624年)的一种手抄本。清朝流传的是道光年间傅金铨和咸丰年间来章氏的两种刻本。据称常练可以“俾筋挛者易之以舒,筋弱者易之以强,筋弛者易之以和,筋缩者易之以长,筋摩者易之以壮,即绵涯之身可以立成铁石”(《易筋经·总论》)。清王祖源《内功图说》中载有“易筋经十二势”并配有图解。
南拳与北腿
南拳多用拳,其拳式结构小巧,步法轻灵,运动范围较小;北拳多用腿,架势开展,运动范围大,南拳北腿之说即由此而来。南北拳派的差别是南北方的地理环境及人的体质、气质的不同所造成的。北方多平原,气候寒冷,自然条件比较严酷,与之相应,人的体质健壮,性格直爽,反映在拳式上,多长拳阔步,以进取胜;南方多山丘,气候温和,自然条件比北方为优,而人的体质则稍逊,性格偏于温文,反映在拳式上,多短打小步,以机巧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