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东交民巷使馆区内的欧美银行,为在京欧美人士提供了便利的支票、存取款、兑换外汇等金融服务,更加方便了他们的购物和日常生活。
三、相对独立的教育
民国时期,北京先后出现了几所为欧美侨民的小孩提供教育的学校,现以1921年为例,列表说明这些欧美学校的情况(见表3.2)。
表3.2 1921年北京欧美孩童就读学校情况表[22]
这些学校大多独立于中国的教育体系,直接与欧洲或美国的教育接轨,即在这些学校学习的学生,回国后可以直接进入相应的年级继续学习,以后也可以申请升入大学。之所以会出现这样专门为欧美人士子女的教育而服务的学校,一方面是由于北京欧美侨民数量的增加,欧美人社区的扩大,需要入学的适龄孩童数量也相应增多,中、小学教育的需求增大;另一方面,相较于传统落后的中国式教育,欧美人士更倾向于本国较先进的教育模式。另外大多数欧美人士在北京只是暂时性居留而非永久定居,其子女回国后必然面临升学的问题,而满足在京欧美父母的要求、解决将来面临的子女升学问题的最好方法,无疑是将子女送入北京的欧美学校就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