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者:我发现他老看着爸爸,他想说话,爸爸鼓励一下他,(对儿童)没事,你说吧。
儿童啜泣。
研究者:是不是你当时的状态不好呀?
父亲:跟那没关系,他平时那个作业全靠我辅导了。
研究者:如果不是考试不着急,慢慢地你会做吗?
父亲:他不是考试的问题,他平时做题就是这样。
在这种极端不平衡的亲子沟通中,儿童的沟通能力,尤其是主动性和表达清晰性显得很差,这提醒我们评价沟通者的沟通能力的同时应该将其沟通对象特征作为重要的背景因素或者必要的参照系。儿童之所以不能表现出沟通能力,或许不一定是没有沟通能力,而是没有表现的机会,父母的强势和支配性导致儿童无法表达自己的想法,进而在父母面前“失语”;而反过来,父母则缺乏敏感性和开放性,“显得”很有表达能力,而实则没有有效沟通。
(2)父母的低开放性和儿童的服从倾向。研究中还有许多父母和儿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儿童主动提出建议和可能的思路,但父母却没有理睬,或者直接批评、拒绝。曾经有一个儿童在某个问题上先后4次口头提出自己的思路(思路正确)、3次动笔尝试,都因为这种思路不符合父亲的思维习惯而被父亲打断或制止。“不能这么做”“你别老考虑150,老考虑150干吗?”“你用150是不行的”。同样的问题还发生在一个女孩和母亲沟通的过程中。母亲对一个题目中的“长是宽的3倍”不大理解,女儿回忆起课本上类似的例题,于是打断母亲的错误尝试。但母亲不予理睬。女儿连续3次、语气逐渐坚定地建议之后母亲才开始仔细考虑女儿的思路和建议,并顺利解决了问题。父母在问题解决指向的沟通中表现出的较低开放性,意味着父母认为自己掌握着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可以直接传授给儿童,儿童不需要思考和发表看法,只需完全接受。这是传统填鸭式、灌输式教学的模式。这种沟通方式不利于儿童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等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