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二十五年(1686)五月,御吏敦拜条奏,请严定关差缺额处分。康熙皇帝批示:“关差缺额处分,自有定例。若法令太严,必致苦累商贾。所奏无益,不准行。”康熙二十六年(1687)七月,户部奏报,浒墅关监督桑额任内,除完成征收正额外,溢银二万一千二百九十六两有奇,康熙皇帝十分气愤地说:“设立榷关,原欲稽查奸宄,照额征收,以通商贾。桑额征收额课,乃私封便民桥,以致扰害商民,著该衙门严加议处。关差官员理应洁己奉公,照律征收。嗣后有不肖官员希图肥己,种种强勒,额外横征,致害商民,亦末可定,尔等通行严饬。”这表明了康熙皇帝发展商业、富国强民的思想倾向。
康熙皇帝还统一了度量衡。康熙四十二年(1703),废除金石、关东斗,规定直隶各省一律改为底面平直升、斗,并亲自校准了铁升、铁斛。康熙五十七年(1718)又规定称以十六两为一斤,并通行全国,这无疑消除了商品交换中由于度量衡不统一造成的障碍。
康熙皇帝极力反对各种增加商税的行为。如康熙二十一年(1682),两淮巡盐御史堪泰请求每斤盐加课银三钱,康熙皇帝批示:“若依其言,必致商民交困,不准行。”潼关税额原为七千多两,康熙十九年(1680)遣郎中敦多礼督征,收税银四万多两。康熙皇帝于二十一年(1682)谕令“数年以来,秦省兵民苦于转运,潼关税收依照旧额”,撤回税监。康熙二十五年(1686)六月,闽海税务督理吴什巴因到闽省看到贸易之人皆非土著,要求康熙皇帝批准按广东关榷一例“丈船抽税”,康熙皇帝批示:“凡收海税官员。因系创行设课,希图盈溢,将出入商民船只任意加征,以致病商累民,亦未可定。着严加申饬,务令恪遵定例,从公征收,无滥无苛,以副朕轸恤商民至意,所请不准行。”随后两淮盐课减征二十万两,并谕大学士等曰:“广东海关收税人员搜检商船货物,概行征税,以致商船稀少,关税缺额。且海船亦有自外国来者,如此琐屑,甚觉非体。着减税额三万二百八十五两。”